“临期食品”提出消费新话题
标价90元的法国进口黑巧克力实售39元,澳洲奶酪薯片买一发三,泰国椰汁饮料半价促销……一段时间以来,不少临期进口食品折扣店生意火爆。临期食品属于安全食品范畴,临期不同于过期,实际上是处于即将到达保质期之前的临界期。剩余日期短则几天,长则数月,为购买者留出一定的享用时间,加上价格相对便宜,这些临期食品受到部分消费者的青睐。
作为商业上的一个消极概念,临期往往与库存、损耗联系在一起。处理临期食品,一直是令企业头痛的难题。在生鲜超市统一销毁的“隔夜肉”、甜品店打烊后丢弃的当日剩余糕点中,不乏品质尚好的临期食品。一方面,丢弃与销毁是对商品质量、新鲜口感的严格把控,是与消费者建立信任关系的重要举措,但不得不说,生产出来却卖不出去,无疑也是对资源的浪费。无论是为解决信任不对称、维护品牌信誉的付出,还是因为供需信息不对称、商品销售不畅而承担的沉没成本,如何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降低成本,成为企业关注的焦点。
在这个意义上,临期打折食品能成为一门另类的火爆生意就不难理解了。临期食品市场的出现,既盘活了企业库存,还以较低价格让更多消费者享受味觉体验。其本质是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通过便利的零售网络发挥作用,降低了信息、信任不对称带来的问题,链接起长尾市场上的供需两端,将销售临界期转化为消费窗口期,从而激发出新的商业机遇。
处置临期食品是一个世界性问题。毕竟,在食物管理方面,仅仅依靠市场自发调节,不免出现低效甚至失灵的情况。据统计,全球每年浪费的食物价值达上万亿美元,重量超过13亿吨,而临期食品是其中的重要部分。法国政府曾出台法令,将临期食品捐赠给慈善团体;日本知名便利店品牌对消费者购买临期食品的行为予以奖励;而中国涌现出来的临期食品卖场无疑是一种新的有益尝试。以不同方式从数量庞大的临期食品中挖掘潜力,为减少资源浪费提供了空间。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保证临期食品质量,才能让人们买得放心、吃得安心。我国工商管理部门曾明确,临期食品在售卖前应向消费者作出醒目提示;一些地方针对不同食品设置了“食品保质期临界”的标准和明确期限。此外,有关部门还应制定临期食品回收、交易规范,及时检查临期食品商店的经营资质和进货渠道,督促企业严格执行进货查验记录和保质期标识,对于不法商家隐瞒临期食品信息、翻新销售过期食品等行为严惩不贷,为临期食品交易筑牢根基。
当然,作为流通环节中的止损手段,临期食品打折销售是对资源的再次配置,如果成为多数人的消费选择,或将损害原价商品的销售。因此,从厂家生产、商户进货层面入手减少浪费才是治本之策。可喜的是,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与食品生产、消费场景的深度融合,基于历史数据和用户偏好作出消费预测成为可能。借助技术的翅膀,一个按需生产、科学订货、供需趋于平衡的市场格局将更加可期。
《 人民日报 》( 2019年07月09日 05 版)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食品产业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食品产业网所有。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食品产业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