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一张“清单”透视开放信心

发布时间:2019-07-09 18:04:55来源:人民网
原标题:一张“清单”透视开放信心

  取消国内船舶代理必须由中方控股的限制;取消电影院、演出经纪机构需由中方控股的限制;取消禁止外商投资野生动植物资源开发的规定……《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9年版)》日前正式发布,限制措施由48条减至40条,传递出进一步扩大开放的强劲信号。

  一张越来越短的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的背后,是中国越开越大的开放之门。

  “非禁即入”,更多领域向外资开放

  中国再次精简负面清单引发世界的关注。路透社第一时间进行报道并指出:“中国扩大开放的步伐不停歇!”美国合众国际社认为:“这是一个重大变化,中国正在改革关键行业,允许更多外国投资进入。”

  中国网民的留言透露出欣喜和自豪——“以开放心态勇敢面对内外部竞争。自信的开放!开放的自信!”

  “时隔一年再次修订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充分展示我国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的决心。”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

  据介绍,2018年版负面清单长度由原来的63条减至48条,在汽车、通用航空、银行、证券、保险等22个领域推出一系列重大开放措施。负面清单保留的限制措施与2011年版相比,减少约四分之三。2019年新版清单进一步缩减了限制。

  “非禁即入”,6年来中国5次修订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限制措施从6年前的190条缩减到2019年版的40条,进一步扩大农业、采矿业、制造业、服务业等领域开放,我国对外开放将迎来一轮新高潮。

  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孟玮明确指出,负面清单关键在于“精简”,我们对清单只做减法,不做加法。在今年年底前,将全面取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之外的限制性规定;将进一步扩大鼓励外商投资的行业和领域,特别是对中西部地区会有进一步鼓励的措施。同时,还将继续做好重大外资项目的服务工作。

  高质量开放,与世界共享中国机遇

  高质量发展必然伴随着高质量开放。

  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实行高水平的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

  联合国贸发会议近期报告显示,全球跨国直接投资总规模连续三年下降,从2015年的1.9万亿美元降到2018年的1.3万亿美元,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低水平。世界各国吸引外资都面临较大挑战。

  “2018年我国外贸顶住压力,再创历史新高,外资在国际投资大幅下降的背景下实现逆势增长。”商务部综合司司长储士家指出,今年以来,在去年高基数的基础上,外贸外资继续保持平稳增长,5月份当月出口和外资增速比前4个月还在加快,充分说明了中国经济的巨大韧性。“总的看,中国外贸外资具备持续稳定增长的基础和条件,也就是说过去稳、现在稳,接下来还会稳。”储士家强调。

  从48条到40条,2019年负面清单压缩比例达16.7%。“在更多领域允许外资控股和独资经营,将构建更加开放、便利、公平的投资环境,为各国投资者创造更多的发展机遇。”国家发改委外资司负责人王建军表示。

  “2018年版的负面清单在各地和各自贸试验区得到积极落实,特别是在自贸试验区,大幅提高了投资透明度和便利化、规范化水平,受到广泛认可。”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告诉记者,随着负面清单逐年缩短,自贸试验区整体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市场的创新活力和经济发展动力进一步得到激发。

  一减一加,共促开放“加速度”

  “负面清单”越来越短,“正面清单”在不断加长。

  6月30日,被视为中国对外开放风向标的三大清单同时出炉,与2019年版全国版和自贸试验区版负面清单同时发布的还有《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19年版)》和《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鼓励外资在现代农业、先进制造、高新技术、节能环保、现代服务业等领域投资,推进更高水平开放的举措密集出台。

  “这将给全球经济发展带来正面影响。”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指出,在“负面清单”扩大市场准入、吸引外资的同时,中方发布的“正面清单”也让外资来华后可以有更大发展,优化投资结构。

  据介绍,2019年版负面清单和鼓励目录均将于今年7月30日正式实施。商务部外资司司长唐文弘表示,为配合负面清单顺利实施,目前商务部正在全面清理负面清单以外的外资准入限制措施,严格落实“非禁即入”。中国将持续推进投资便利化,不断缩减外商投资企业的审批范围,下放审批权限。

  “我们在不断扩大开放领域的同时,将继续致力于为外国投资者提供更好的服务,营造更好的环境,分享更多的中国发展机遇。”高峰表示。

  新出台的《外商投资法》将为外商投资提供更有力的法律保障。目前,商务部正在全面清理现行有效的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废止、修改与《外商投资法》不符的、不衔接的规定,确保《外商投资法》明年1月1日能够顺利实施。

   (本报记者 张翼)

(责编: )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食品产业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食品产业网所有。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食品产业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