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交通运输铺就强国枢纽通途邮电通信助力创新经济航船

发布时间:2019-08-13 20:11:16来源:人民网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坚持交通运输先行理念,交通运输领域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交通基础设施加速成网,运输服务能力连上台阶,为国民经济发展发挥了先行官作用。创新引领邮电通信业跨越式发展,综合通信能力显著提升,邮政新业务不断拓展,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一、交通运输业蓬勃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70年,是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密集成网、综合运输保障能力大幅提升的70年;是交通运输业不断深化改革、向交通强国目标坚实迈进的70年。

(一)交通运输改革进程不断加速,开启交通强国新征程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交通运输建设力度逐步加大。新中国成立之初,交通运输面貌十分落后。全国铁路总里程仅2.2万公里。公路里程仅8.1万公里,没有一条高速公路。内河航道7.4万公里,其中等级航道仅2.4万公里。民航航线里程1.1万公里,只有12条航线。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的近30年,交通运输作为国民经济的先导性领域,在政府政策和资金支持下,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逐步加大,取得阶段性成效。但总体而言,交通运输供给滞后于需求增长,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

改革开放谱写经济发展新篇章,交通运输步入发展快车道。改革开放初期,随着经济体制改革推进,政府在放开交通运输市场、建立社会化融资机制方面进行开创性探索。如铁路实行经济承包责任制;出台提高养路费征收标准、开征车辆购置附加费以及“贷款修路、收费还贷”等扶持公路发展的三项政策;公路、水运工程建设项目开始实行招投标制度等。随着改革开放力度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推进,极大缓解了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不断升级对交通运输发展的需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持续推进,综合交通运输建设成绩斐然。党的十八大以来,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进入新阶段。全国交通运输行业统筹推进基础设施网络化布局,铁路、公路、水运、民航基础设施建设补短板、强筋骨,“五纵五横”综合运输大通道基本贯通,交通运输服务保障能力显著提升,国民经济主动脉作用日益显现。这一阶段,交通运输发展实现由“总体缓解”向“基本适应”的阶段性转变,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我国也由“交通大国”逐步向“交通强国”迈进。

(二)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日趋完善,多种运输方式齐头并进

铁路路网纵横延伸,“四纵四横”高铁网建成运营。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以沟通西南、西北为重点,修建了大量铁路线路和枢纽。成渝、天兰、兰新等大批铁路干线陆续建成,延伸到除西藏外的所有省区。到1978年末,我国铁路营业里程增至5.2万公里。改革开放后,我国铁路建设突飞猛进,路网规模进一步扩大,路网质量显著提升。到2018年末,全国铁路营业总里程达到13.2万公里,较1949年增长5.0倍,年均增长2.6%。其中,电气化里程9.2万公里,复线里程7.6万公里,电气化率和复线率分别达到70.0%和58.0%。

2008年京津高铁开通运营,标志着我国铁路开始迈入高铁时代。经过近十年快速建设,“四纵四横”高铁网建成运营,我国成为世界上唯一高铁成网运行的国家。到2018年末,高铁营业总里程3.0万公里,是2008年的44.5倍,年均增长46.2%,高铁营业里程超过世界高铁总里程的三分之二,居世界第一位。

公路路网四通八达,高速公路建设成效显著。新中国成立后,在修复原有公路基础上,陆续修建了康藏、川藏等公路干线。到1978年,全国公路通车里程达89.0万公里,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1.0倍。改革开放后,国家持续加大公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公路总里程迅猛增长,路网通达度显著提高。到2018年末,全国公路总里程达到485万公里,是1949年的60.0倍,年均增长6.1%;公路密度达到50.5公里/百平方公里,每百平方公里公路密度提高了49.6公里。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深入开展“四好农村路”建设,实施“百项交通扶贫骨干通道工程”等工程,农村公路覆盖面和质量进一步提升。到2018年末,农村公路里程达到404万公里,通硬化路乡镇和建制村分别达到99.6%和99.5%。

自1988年我国第一条高速公路沪嘉公路建成通车以来,高速公路发展不断提速,实现从无到有再到覆盖成网的跨越式发展。到2018年末,高速公路总里程14.3万公里,年均增长25.8%,总里程居世界第一位。

大型港口建设加速推进,内河航道通航条件明显改善。新中国成立初期至改革开放前,我国有计划地进行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明显成绩。到1978年末,全国港口生产用码头泊位数由1949年的161个增至735个。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行和对外贸易的发展,港口建设步入高速发展阶段,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现代深水化、大型化、专业化码头建设加速推进。到2018年末,全国港口拥有生产用码头泊位23919个,是1949年的148.6倍,年均增长7.5%。其中,万吨级及以上泊位从1957年的38个增至2444个,年均增长7.1%。2018年,在全球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排名前十名的港口中,中国港口占有七席。同时,我国内河航道条件持续改善,形成通江达海干支衔接的航道网络。到2018年末,内河航道通航里程达12.7万公里,其中等级航道占比52.3%。

民航面貌焕然一新,航线网络和机场规模不断拓展。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民航事业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经历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经过几十年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民航机场设施水平不断提升,航线网络覆盖率大幅提高,航空运输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到2018年末,定期航班航线总条数达4945条,是1950年的412.1倍,年均增长9.3%;定期航班航线里程由1950年的1.1万公里增至2018年的838万公里,年均增长10.2%;国内定期航班通航城市由1950年的7个增至2018年的230个;定期航班通航机场数量由1949年的36个增至2018年的233个,初步形成以国际枢纽机场为中心,区域枢纽机场为骨干,其他干、支线机场相互配合的格局。

(三)运输服务保障能力显著提升,客货运量大幅增长

交通运输设备更新换代,科技水平日新月异。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交通运输设备量质齐升,得到长足发展,铁路机车、民用汽车、民用飞机、各类船舶的保有量和装备水平不断提高。到2018年末,全国铁路拥有机车2.1万台,是1949年的5.3倍;民用汽车保有量2.3亿辆,是1949年的4564.1倍;民用飞机由1985年的404架增至2018年的6134架;水上运输船舶13.7万艘,是1950年的30.3倍。数量激增的同时,各类运输装备技术不断突破创新。以高速列车、大功率机车、大型客机为代表的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铁路和飞机装备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运输保障能力稳步提升,交通运输量大幅增长。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络和多元化交通工具,极大满足了居民出行和货物运输需求,带动旅客和货物运输量大幅增长。2018年,全国主要运输方式完成客运量179亿人,旅客周转量34218亿人公里,是1949年的128.5倍和220.8倍,年均分别增长7.3%和8.1%。完成货运量515亿吨,货物周转量204686亿吨公里,是1949年的275.3倍和793.8倍,年均分别增长8.5%和10.2%。随着现代化码头建设的加速推进,带动港口货物吞吐量大幅增长。2018年,全国沿海规模以上主要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92.2亿吨,是1949年的1390.6倍,年均增长11.1%。

运输服务转型升级,居民出行和货物流转更加高效。在政策积极推动下,涌现上海虹桥综合客运枢纽、广州南站综合客运枢纽等一批综合客运枢纽,实现高铁、城市客运、轨道交通、民航等交通方式无缝对接,旅客换乘更加便捷。随着互联网发展,铁路客运互联网售票等信息化服务全面普及,滴滴打车等互联网出行方式方兴未艾,居民出行方式更加多样。多式联运、无船承运、无车承运等货运组织形式快速发展,货物运输及时性和延展性大幅提高,逐步形成便捷、高效的货物运输服务体系。

二、邮政服务提质增效,新业务焕发活力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70年,是邮政业体制改革健全完善、行业发展迸发生机活力的70年;是快递服务从无到有、成为世界第一快递大国的70年。

(一)邮政业改革稳步推进,行业发展提速换挡

新中国成立初期,邮政业在探索中前进。新中国成立初期,邮政网络残缺不全,生产设备陈旧落后,全国邮路长度仅70.6万公里,邮政服务局所2.6万处,大部分设施集中在大中城市。此后几十年,人民邮政事业不断发展壮大,恢复和建设了沟通城乡、覆盖全国的基础性邮政网络,邮政服务水平大幅提高。到1978年末,全国邮政营业网点5.0万个,邮路总长度486万公里。

邮政业改革持续推进,行业发展焕发生机。改革开放后,党中央、国务院不断强化邮政业改革发展的顶层设计。1986年,新中国第一部邮政法颁布;1998年,邮政业实施重大体制改革,从“邮电合一”变为“邮电分营”;2005年,邮政业实行政企分离,邮政监管体制和运行机制更加适应市场经济需求。邮政业改革深入推进,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激发了企业创新活力。尤其是十八大以来,邮政业通政通民通商功能进一步强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凸显,中国成为全球增速最快、发展潜力最大的邮政市场。

(二)基础设施建设成绩斐然,邮政服务覆盖城乡

邮政基础设施建设成就显著,行业规模不断扩张。邮政业经过70年大规模建设,基本形成航空、铁路、公路多种运输形式综合利用,连接城乡、覆盖全国、连通世界的现代邮政网络,收寄和投递能力大幅提升,群众用邮便捷性显著提高。到2018年末,邮路总长度985万公里、邮政营业网点27.5万处,分别是1949年的14.0倍和10.4倍,年均分别增长3.9%和3.5%。1949年,我国邮政业务总量仅1.6亿元,2018年邮政业务总量已经达到上万亿的规模,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12345亿元,增长速度之快令人瞩目。

(三)快递业从无到有蓄势崛起,业务规模连创新高

快递业异军突起,市场规模不断扩张。1980年和1984年,中国邮政先后开办国际、国内特快专递业务,开启了快递业务先河。随后,邮政体制改革、居民物品传递需求的增长和交通运输的发展为快递业崛起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条件。快递业随着波澜壮阔的改革进程成长壮大,快递业务量自2014年首度超过美国后,持续保持世界第一。到2018年末,快递业务总量由1988年的153万件激增至507亿件,年均增速高达41.5%;2018年完成快递业务收入6038亿元,占邮政业务收入的76.4%。

运输装备和信息技术加快应用,快递服务质效逐步提升。快递行业运输装备数量大幅增加,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智能分拣等一批行业发展关键技术加快应用,自动化分拣覆盖快递骨干企业,快递服务时效性和稳定性不断提高。到2018年末,国内快递专用货机116架,快递服务汽车23.9万辆,分别是2013年的2.1倍和1.5倍,年均增长16.5%和8.8%。

三、通信业发展突飞猛进,通信能力显著提升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70年,是通信业务推陈出新、通信方式不断变迁的70年;是通信技术迎头赶超、通信能力持续提升的70年。

(一)通信业发展步伐逐渐加快,实现跨越式发展

新中国成立初期至改革开放前夕,通信业缓慢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通信业基础设施极端落后,全国长途电缆1635皮长公里,电话用户总数21.8万户,电话普及率仅0.05部/每百人。到改革开放前的这一时期,通信业发展处于起步阶段,行业管理体制是政府部门(原邮电部)垄断经营公用电信业。到1978年,全国长途电缆11864皮长公里,电话用户193万户,电话普及率增至0.4部/每百人。

改革开放释放政策红利,通信业发展不断提速。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的通信需求与日俱增,我国不断改革行业管理体制,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推动通信业高速发展。通信业从邮电部政企合一经营,历经邮电分营、电信重组等关键性变革,形成中国电信、移动和联通三大运营商三足鼎立的竞争格局,行业发展环境持续优化。改革开放后,通信行业大胆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走过从引进到消化、吸收和创新的历程,通信业现代化步伐进一步加快。尤其是十八大以后,国务院、工信部先后制定“宽带中国”战略,推进“光进铜退”工程、“网络提速降费”等政策实施,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固定网络和移动网络,“网络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二)通信能力大幅提升,用户规模发展壮大

通信网络覆盖全国,通信能力持续提升。经过70年投资建设,我国通信网络规模容量成倍扩张,已建成包括光纤、卫星、程控交换、移动通信等覆盖全国、通达世界的公用电信网。到2018年末,我国局用交换机容量13109万门,是1949的420.2倍,年均增长9.1%;移动交换机容量由1990年的5.1万户猛增至2018年的25.9亿户,年均增长47.3%;光缆线路长度由1997年的55.7万公里增至2018年的4358万公里,年均增长23.1%;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由2003年的1802.3万个增至2018年的8.9亿个,年均增长29.6%。

通信技术跨越式发展,技术水平迎头赶超。新中国成立70年,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信技术高速发展,光通信和移动通信等领域技术突破创新,实现从空白到领先的跨越。光纤宽带不断升级,百兆光纤入户逐步普及,到2018年末,光纤接入(FTTH/O)用户达3.68亿户;移动通信领域经历1G空白、2G跟随、3G突破、4G同步、5G引领的崛起历程。从2014年开始,我国用短短两三年时间建成全球规模最大、覆盖最广的4G网络。到2018年末,4G用户总数达11.7亿户,占全部移动电话用户的74.4%。我国5G技术研发于2016年初全面启动,并在商业化应用等方面不断加大工作力度。

用户规模发展壮大,电信业务总量高速增长。到2018年末,全国电话用户规模达17.5亿户,用户规模居世界第一。其中,固定电话用户数1.8亿户,是1949年的836.0倍,年均增长10.2%;移动电话用户数15.7亿户,是1988年的52.2万倍,年均增长55.1%。移动宽带用户(即3G和4G用户)总数由2014年末的5.8亿户增至2018年末的13.1亿户,年均增长22.4%。用户规模持续壮大,拉动电信业务总量和收入快速增长。2018年,全年电信业务总量达到65556亿元;电信业务收入13010亿元,是1950年的1.3万倍,年均增长15.0%。

(三)互联网应用加速普及,互联网产业势头强劲

网民数量稳步提高,带动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消费快速增长。我国网民由1997年的62万人激增至2018年的8.3亿人,年均增长40.9%。其中,网民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比例高达98.6%???。随着移动通信技术和4G网络覆盖率的提高,各类出行、餐饮外卖等移动应用加快普及,带动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消费高速增长。2018年,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消费达711亿GB,是2013年的56.1倍,5年年均增速高达123.8%。

互联网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新经济发展增添活力。互联网和经济社会各领域跨界融合,催生一系列“互联网+”经济新业态,为国民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云计算、工业互联网成为驱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动力,大型互联网平台企业持续通过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赋能实体经济,形成一批行业领先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数字消费持续释放居民需求潜力。截至2018年末,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6.1亿,占网民总体的73.6%。

回首新中国成立70年,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硕果累累、成绩斐然。但同时也应看到,我国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仍面临诸多挑战,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亟待解决,交通安全形势仍然严峻,绿色交通、智慧交通发展刚刚起步,网络和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等等。展望未来,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起点上,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交通运输业和邮电通信业必将沿着高质量发展道路坚定前行,开拓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责编: )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食品产业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食品产业网所有。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食品产业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