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业余选手”给古籍整理带来新生机

发布时间:2019-07-03 20:58:03来源:人民网
原标题:“业余选手”给古籍整理带来新生机

古籍整理是一个相对冷门、小众的专业,古籍整理领域中的古籍编辑、古籍校对,就更冷门、更小众了。不过,中华书局针对非专业人士组织的古籍整理编校研修班,半年间的两次培训,就有近2000人报名参加。这些“业余选手”的参与热情与学术水平,让主办方都感到吃惊。

组织这样的培训,原本出于无奈。有的古籍出版项目,体量庞大,出版时间又有限制,仅仅依靠出版社自身的编辑力量,难以保质保量如期完成。于是,出版社不得不将编校任务分解,通过网络平台外聘人员通过互联网参与工作,也就是线上众包。外聘人员专业背景各异、学术水准不一,为了保证出版质量,就要通过培训,讲解基础知识,统一编校规范,解答疑难问题,再通过考试、实操进行遴选。就是这样的无奈之举,挖掘了一批有水平、有热情的业余古籍整理人才。

这些业余古籍整理者,有的是文史专业的在校大学生、研究生;有的是文史专业科班出身,现在从事其他行业的工作;还有的来自其他领域,却对传统文化情有独钟,特别是在某一领域有自己的专长,或热爱古代戏曲,或熟悉佛教典籍,或了解某地历史掌故,或钻研过古文字,阅读、理解此领域的典籍,游刃有余。通过对于相关规范的学习,再加上专业团队的最终审核把关,他们已经具备了编校合格出版物的条件。

作为众包项目,参与者固然会得到一定报酬,但对他们中的很多人来说,报酬只是自己兴趣的附赠品。古籍整理不是流水线上的重复劳动,很难用“计件”方式去考核工作量。同样1000字的古代文本,有的人几分钟就可以看完,有的人几个小时都不一定能读懂,更何况,为了考求一个疑难字的正误,花上几天时间也不罕见。即便是天底下最让人快乐的工作,如若把它当作赖以谋生的手段,也会丧失几分兴味。时间长了,可能还会不胜其烦。而对这些“业余选手”来说,有机会跻身专业领域,与高手过招,就已经乐在其中了。参与重要典籍的编辑出版,更有千万读者阅读使用,一方面施展了才华,一方面也提升了专业水平,与这些相比,报酬其实是微不足道的。

在出版领域,线上众包早几年就有了。不少引进版的译作,就是通过这种形式翻译出版的。那些出于众手的翻译作品,虽然出版效率很高,但译名前后不一、风格前后不一、质量低劣等问题一直为读者所诟病。在古籍整理出版领域线上众包的尝试,从一开始就采用了线下培训、专家审核的模式,为出版物的质量提供了一定保障。

对于业余人士参与专业领域的研究工作,一直以来都有质疑之声,其中的一些人还被称为“民间科学家”,即所谓“民科”。有学者把“民科”定义为“不接受也不了解科学共同体的基础范式,与科学共同体不能达成基本的交流”的群体。这样的“民科”,无论在自然科学领域还是人文领域,都不少见。在古籍整理出版中的培训、审核的机制,让那些认同学术规范、出版规范的业余人士,有了进入专业领域与专家对话的机会,也就与“民科”划清了界限。

过去,中学教师孔凡礼凭借其大量高水平的古籍整理作品、学术著作而广为人知,我们期待,在这些业余古籍爱好者中,能够继续涌现孔凡礼式的人物。(杜羽)

(责编: )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食品产业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食品产业网所有。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食品产业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