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朱军教授:淋巴瘤控制率和治愈率较高医保政策给力和国产新药上市让更多患者可及可负担

发布时间:2019-09-06 16:25:25来源:人民网

朱军教授,现任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党委书记、大内科主任、淋巴瘤科主任。

任中国临床肿瘤学(CSCO)常务理事、中国抗淋巴瘤联盟主任委员、中国免疫学会血液免疫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老年学会老年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等职务。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砥砺奋进,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医疗卫生事业领域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肿瘤诊疗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都得到了相当大提升。其中,淋巴瘤是目前发病率增长比较快的恶性肿瘤之一。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淋巴瘤科主任朱军指出,全国范围肿瘤医院接收的淋巴瘤患者5年生存率平均为40%左右,专科医院接收的患者5年生存率可高达62%。

我国淋巴瘤发病率上升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淋巴瘤发病率年增长率为5%~7%,年死亡人数超过20万。而我国淋巴瘤发病率年增长率为3%~5%,每年新发病例约10万。

作为目前发病率增长较快的恶性肿瘤之一,淋巴瘤在近年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国际淋巴瘤联盟、世界卫生组织也从2004年起,将每年的9月15日定为“世界淋巴瘤宣传日”。

高危人群要警惕并及早筛查

肿瘤的发生是多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朱军教授介绍,肿瘤发病有内外因。外因包括化学因素、物理因素、放射因素、病毒感染等;内因则为人体本身细胞、基因的突变,这两种因素重叠时,部分人就更易患淋巴瘤。

哪类人群为高危人群?“有家族易感倾向的人群当属其一。”朱军教授表示,“家族易感倾向”并非指家族遗传,而是指家族基因在外界条件的诱导下易出现变异,因此增加患病风险。此外,某些特定的病毒感染也会增加淋巴瘤患病几率。已知乙肝病毒感染、EB病毒感染、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这三种病毒的感染与淋巴瘤患病相关。

任何一种病症都会有征兆,淋巴瘤也不例外。朱军教授提醒,当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烧、消瘦、淋巴结增多、增大,甚至身体某些部位出现不明包块的时候,就要引起警惕,尽快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筛查。

淋巴瘤是众多癌症中控制率、治愈率高的肿瘤之一

淋巴瘤作为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统的一类恶性肿瘤,曾一度被医生和患者谈之色变。朱军教授回忆道:“我从业之初,刚到解放军301医院实习的时候,亲眼看到很多年轻的战士、年轻的患者因患淋巴瘤被收治入院,但当时确实没有什么特别好的治疗方法, 有很多生命短短几周的时间就逝去了,那时候无论是医生还是患者,对于淋巴瘤这种疾病都很害怕。”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突破,新药研制愈来愈被重视,已经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得到了治愈,成家立业,组建了属于自己的小家庭。“我收到过不少患者发来的短信,看到他们在短信中说自己痊愈了,多年复查都没有复发的迹象,甚至有些人说自己结婚了,已经有了宝宝。作为一名临床医生,我收到这些信息的时候都是很欣慰的,同时也替他们感到高兴。”朱军教授说道。

朱军教授介绍道:“总体来看,淋巴瘤是目前众多癌症中控制率、治愈率最高的肿瘤之一。尤其在我国,部分亚型的淋巴瘤患者平均寿命已经高于西方,儿童白血病的治愈率也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全国范围肿瘤医院接收的淋巴瘤患者5年生存率平均为40%左右,专科医院接收的患者5年生存率可达62%。”

医保支持、国产新药上市让更多患者用药可及可负担

随着2017年利妥昔单抗注射液列入医保药品名录以及此后的多次降费调价,这种原本价格昂贵的中央型淋巴瘤治疗药物已经能够广泛在临床上使用。近年来,在国家大力扶持下,针对淋巴瘤的免疫及靶向新药蓬勃发展。国内药企在药物创新方面也取得很大成果,这些都能够有效帮助降低药价,让更多的患者接受有效治疗。

当前,随着本土研发的生物类似药的上市,患者治疗需要自付承担费用大大减少。例如,2019年5月,汉利康正式上市,并于近期下调过一次销售价格。据新华社上海分社报道显示,汉利康价格已下调到1398元,比原研药价格低了约40%。由此可见,国产生物类似药上市有助于提高生物药的可及性和降低价格,可以更好地满足公众对生物治疗产品的需求。

生物类似药,也被称为生物仿制药,是与已批准的生物原研药相似的一种生物药(包括疫苗、血液及血液成分、体细胞、基因治疗、组织和重组治疗性蛋白等),其在质量、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与已获准注册的原研药(参照药)具有相似性的治疗用生物制品。

朱军教授介绍道,生物类似药的出现给医生在临床用药的可选择性上提供了支持,但一些患者和医生在用药时仍有顾虑,相信这种顾虑随着药物应用越来越广泛,能够被逐渐消除。

“患者对于疾病的恐惧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对疾病本身的认知不够深刻,对疾病的治疗手段不信任甚至恐惧,希望广大的患者能够充分相信医生的专业能力。我们医学界也正在进行多学科协作、专病化发展的研究、诊疗模式,共同对抗淋巴瘤。”朱军教授最后补充道。

(责编: )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食品产业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食品产业网所有。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食品产业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