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地铁:两次事故致6死 停工整顿别沦为摆设
7月4日上午,青岛地铁1号线发生塌陷事故,让青岛地铁又引发关注。据青岛地铁官方通报,事发两天多后,7月7凌晨4时30分,1号线胜利桥站事故中失联的1名地面施工人员被找到,已无生命体征,搜救工作结束。事故发生后,青岛地铁再次发文要求,在建线路全面停工整顿。
这起最新的事故,很容易让人联想起,青岛地铁在一个多月前发生的那起事故。据青岛地铁官方微博@青岛地铁通报,今年5月27日下午5时许,由中铁二十局施工的地铁4号线沙子口静沙区间施工段发生坍塌,5名施工工人失联。
同一项工程,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接连发生两起事故,的确令人痛心。安全事故频发,究竟是什么原因?据悉,5月份青岛地铁4号线事故发生后,7月2日,山东省政府曾约谈青岛市政府,称青岛地铁4号线“5·27”涌水突泥灾害事故暴露出,青岛市“对可能引发事故灾难的重大风险认知不到位、监测研判不到位、风险分析不到位”的问题,而青岛地铁发布的有关通知,也承认“青岛地铁工程管控依然存在薄弱环节”,“决定对青岛地铁所有在建线路全面进行停工整顿”。
根据著名的海恩法则,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需要反思的是,为何有关部门没有发现“轻微事故”和“未遂先兆”?如果在地铁4号线发生事故之后,全面停工整顿真正发挥了作用,至少应把有关方面指出的安全隐患彻底排除掉。就在青岛地铁1号线发生塌陷事故的同一天上午,青岛市安委会第9次会议召开,要求“深刻吸取近期全市先后发生多起生产安全事故教训”,现实却事与愿违。
其实,翻看有关报道,对于这起最新事故的发生,“施工质量”恐怕还真脱不了干系。今年6月,发生塌陷事故的1号线曾被外部电力配套工程施工方自曝,工程的钢筋间距、锚固和混凝土垫层存在质量问题,有重大安全隐患。青岛地铁也在随后的调查通报中承认,工程存在钢筋布设疏密不均、混凝土垫层厚薄不均的问题。项目总承包方“中国葛洲坝集团电力有限责任公司”则发布公告,表示子企业“葛洲坝电力公司”不存在违法分包问题,但作为总承包方“存在项目管理不善问题”。钢筋、混凝土质量不过关,相关管理不善,又怎能不出现施工质量问题?
工程安全人命关天,消除隐患须慎之又慎,决不能让“治病救人”的停工整顿沦为摆设。这起最新事故发生后,青岛地铁再次宣布在建线路全面停工整顿,有关方面应当睁大眼睛,对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进行一场地毯式的拉网排查,万不可走个过场。
与此同时,有关部门还应彻查问题线索,如自曝工程质量有重大安全隐患、有关公司“违法分包”等问题,也包括上次停工整顿为何徒劳无功。如果查实存在违法违规、敷衍应付、失职渎职等情况,必须严格追责问责,如此才能给遇难者一个公道,并真正堵住安全漏洞,让类似悲剧不再上演。
刘婷婷 来源:中国青年报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食品产业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食品产业网所有。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食品产业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