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鱼类生物多样性评估结果揭晓—— 舀一瓢长江水 可知哪些鱼儿游过
湖北日报讯(记者文俊、通讯员孙慧、实习生冯钰雯)7月9日从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获悉,该所何舜平研究员学科组通过与西南大学等多家单位合作,利用10余年来采集到的长江鱼类样品,首次对长江流域鱼类进行了全面的多样性评估,并在长江鱼类条形码研究上取得新进展。
超市购物时,扫一扫商品条形码,电脑屏幕上立刻显示出该商品的信息,鱼类也有类似“条形码”。长江流域面积广阔,地形地貌复杂,特别是上游的独特环境造就了众多特有鱼类物种。据统计,长江鱼类约400余种,鱼类产量占我国淡水鱼类产量70%左右。为响应国家“五位一体”建设和落实长江大保护战略,对长江流域鱼类资源的多样性评估急需更合理、更有效的分子鉴定体系。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何舜平研究员学科组通过与西南大学等多家单位合作,利用10余年来采集到的长江鱼类样品评估了长江鱼类DNA条形码鉴定的有效性。“每种鱼类的DNA条形码都是独一无二的。当鱼类在水中游过时,水中会留下鱼类DNA。”何舜平研究员介绍,此次研究共收集长江鱼类2830条条形码序列,涉及16目,40科,135属,238种。通过构建DNA条形码参考数据库,首次对长江流域鱼类进行了全面多样性评估,涉及物种约为目前长江已知物种的近70%,几乎包含大家所知的鱼类。其余30%的河口鱼类多数处在支流部位,分布窄,种类少。结果表明,82%的鱼类物种能够有效鉴定到物种水平。该研究构建的DNA条形码参考数据库能够为后期的长江鱼类资源保护和监管提供有力帮助。“最新技术只需用水中留下的鱼类DNA与参考数据库比对,就可以知道这片水域生活着哪种长江鱼类。”
10余年采集长江鱼类,何舜平和他的团队几乎用脚丈量了长江流域沿岸的每寸土地。在人迹罕至的河谷中徒步行进,采样时遇到暴雨、山洪暴发,科研人员抱着采集到的样本拼命往山上跑;爬鳅、跳鱼等鱼类生活在激流中的石头下,趴在水底下拿网来捕捞是家常便饭;在金沙江支流进行采集时环境艰苦,住宿在村民家。“武汉白沙洲大桥附近的金口渔村是采集地之一,以前鱼和鳤鱼是很常见的品种,如今鱼已经采集不到了,鳤鱼也只有少量。”何舜平说,近几十年,长江沿岸经济蓬勃发展,也导致了生物栖息地不同程度的破坏,人类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远远超过其再生能力以及环境容纳量,生物资源量急剧下降,特别是鱼类资源严重受损,部分鱼类甚至已经濒临灭绝。该项研究能对后期的保护和鉴别物种工作提供帮助,同时对鱼类多样性的规划保护有着重要意义。
该研究已由博士研究生沈彦君等人完成,通讯作者为何舜平研究员。研究得到科技部专项、国家重大基金等多家重点基金资助。相关论文已发表于知名国际期刊《分子生态学资源》杂志上。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食品产业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食品产业网所有。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食品产业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